求学网>培训课程>中小学辅导>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的运用

时间:2022-06-06 17:58:38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课程标准的运用

  过去的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难、繁、偏、旧”,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智力和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思维缺少连续性和逻辑性,知识体系不完整,对数学学习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有明显的厌学心理,为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

数学课程标准的运用

  一、《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依据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机制下,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被迫停在“升学”的大门之外,他们因学习不当,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整体成绩,从而遭受老师的轻视和同学的冷眼,心灵受到较大的伤害。

  有的老师叫苦不迭:不是老师存心放弃后进生,而是要顾及绝大多数升学的学生,精力有限,实在是顾不过来啊!也难怪,后进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师难免会顾此失彼。然而《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表明:义务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个适龄孩子拥有平等的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教育权利。这种意义下的数学课程标准应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而且是人人都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后进生也是一个公民,也应通过平等的数学教育,获得对其终身发展都会有价值的数学。

  二、《标准》的情境性问题设计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机会

  《标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原则,为此,教材编写以《标准》为依据,所选择的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反映了一定的数学价值,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满足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如:从“足球比赛”这一学生特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飞机表演特技”这一令学生充满好奇和神往的问题情景中引出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这更有利于吸引后进生的视线,提起后进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若多关注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过程、变化,帮助、引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就可使他们走出后进生的行列。

  三、《标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空间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此,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操作、调查、猜测、推理与交流的机会,如练习上出现这样的问题:(1)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

  就这一问题调查你们班的同学,并用统计表表示你的调查结果;(2)与你的同伴玩“24”点游戏;(3)用平面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吗?用平面截长方体,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吗?与同伴进行交流。另外教材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改那枯燥、乏味、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富有艺术性、新颖性、形象性、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弘扬个性、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学中,我们既要做到生生合作,更要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师生合作可消除后进生对教师那种敬而远之、爱而怕之的心理,也可消除教师对后进生的偏见和不满,促使教师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还会消除个别教师师生之间的抵触情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为后进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标准》的评价机制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保障

  《标准》指出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知识。如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遭遇到得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能否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这种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后进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评价,《标准》强调:学科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考试的结果不满足,学校应创造条件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另外,这种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较大,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总之在《标准》的理念指导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教学中定会一改过去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式机械单调、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轻视后进生、很少关注学生知过程等不良局面。关注后进生的转化,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追求。

【数学课程标准的运用】相关文章:

积累运用教学设计12-24

汽车运用自荐信12-26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求职信11-23

数学的名言12-18

数学的名言12-27

数学活动方案10-18

数学教学心得10-18

数学活动说课稿10-31

数学教学总结09-21

关于数学的名言12-16